扭转体式是把双刃剑,身体相对较冷的状态进入,扭转就有热身作用,反之,身体相对较热的状态进入,扭转就有冷却作用。
作为中和体式,扭转是平抚焦虑、打败无精打采的绝佳体式。扭转可以在前屈和开髋的深度放松序列后,重新唤醒能量;可以在后弯和前屈后帮助脊柱有效回归中正;可以在深度前屈前灵活脊柱,帮助加深前屈幅度。
以往口令都会说“骨盆中正,只转动脊柱”,但被传入欧美、途径日本、又来到中国的瑜伽已经失去了经典的味道,当然经典中所有的体式都具有理疗功能的初衷也逐步淡化、商业化了。
今天不谈扭转的技巧,不谈扭转到底从哪转,只说说经典典籍中,扭转的用意。
站立扭转时,脚(顶多加个手)是根基,骨盆处于游离状态,所以骨盆一定要跟着转,而且越多越好,以加强伸展度。那到底伸展哪呢?对,就是前侧腿臀腿外侧和骶髂关节。比如经典中三角式是双脚对着正前方,对长短腿和骶髂关节有很强的理疗效果。
坐姿扭转因为根基是坐骨,所以这个扭转和被西化了的瑜伽功效相同,是对脊柱的扭转,而且是从下向上,依次扭转。尝试用脊柱主动做扭转和手肘、膝盖对抗的扭转身体的不同感受。建议主动而不是对抗呦。
传统仰卧扭转先收双膝到胸口的位置,再转动,双膝重叠着找对侧肩膀,扭转的主体发生在下腰背部位置,所以仰卧扭转是为调整胸腰连接段小关节面错位设置的。
扭转完成一侧后先回到起始位,感受一下扭转一侧的空间。也可以和以脊柱扭转为目标的现代练习方法做个比较。站姿扭转回到下犬感受。
瑜伽既然发源于印度,我们一直练习就更要清楚经典中瑜伽体式的意义。可以以现代的方式练,但本有的任何体式都具有理疗效果的初衷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