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文章:
得了骨关节炎怎么办?(一)基础知识篇
得了骨关节炎怎么办?(二)检查篇
1.怎样诊断骨关节炎呢?
对于疑似OA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综合判断,并且应注意与其他能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相鉴别。
根据《骨关节炎诊疗指南(年版)》诊断标准如下:
2.临床诊断骨关节炎时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应与其他能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相鉴别,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以及关节损伤等。实验室检查不是诊断OA的必要依据,但如果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能排除其他诊断,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具体情况如下: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多为30~50岁,多见于双手小关节,亦可累及髋、膝等大关节,特点为对称性多关节同时受累,晨僵通常超过30min,且患者多伴有关节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RF或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阳性等改变。(作者说:类风湿、强脊等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痛,常来骨科就诊,实际上是风湿免疫科疾病,平时可以在风湿免疫科就诊,需要外科干预才转到骨科。)
图为类风湿手的典型改变:(1)掌骨头背侧半脱位,(2)钮扣畸形,(3)天鹅颈畸形,(4)搭便车拇指,(5)手指尺侧偏移。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男性青年,腰部和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且常伴夜间疼痛加重,腰背部晨僵可持续30min以上,活动后缓解,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炎,疾病晚期可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
图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髋关节强直融合,腰椎也融合成竹节样改变。
感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通常急性起病,短时间内可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并伴明显屈伸活动受限,病情进展发生败血症后可伴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沉降率、血清C反应蛋白、关节液炎症指标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图为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感染,穿刺液为脓性分泌物。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膝关节,通常表现为非对称性、急性发作的关节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受累关节可见典型痛风石,关节超声、CT等可发现关节内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尿酸血症。
图为手部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内痛风石形成
膝关节内大量白色的痛风石,合并软骨磨损严重
点击链接参考以前的文章:关于痛风的小常识
焦磷酸钙沉积病又称假性痛风,急性发作时临床症状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类似,以膝关节和手腕多见,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内软骨钙化影,关节积液可检查出焦磷酸盐晶体。
图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可见明显的软骨钙化影
外伤性损伤疾病比较多,以后单独做一篇科普文章描述。
3.骨关节炎诊断与评估流程图:
参考文献:
1.《骨关节炎诊疗指南(年版)》
2.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年版)
3.类风湿诊断年ACR/EULAR标准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