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NJU核真录小编NJU核真录
-第一百五十四期-
数据搜集
陈惠娟余敏之杜闻馨许子怡
撰文
杜闻馨许子怡葛孝
制图
许子怡葛孝
美编
葛孝
责编
葛孝
从双黄连到藿香正气口服液,从瑞德西韦到托珠单抗……疫情期间我们频频在媒体上看到各种关于“特效药”的报道。一些报道甚至称某些药品为新冠的“克星”、“狙击手”。
那么,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媒体上见过哪些“特效药”呢?它们背后的研究机构是什么?这些报道又有几分可信呢?
我们对这些网传“特效药”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整理,发现截至3月7日共有至少22种“特效药”曾被报道并在网络上流传。这些报道有如下特征:
1、部分报道标题夸大效果,歪曲文意,引起歧义。
2、22种网传“特效药”中,3种已投入临床治疗(被推荐为临床治疗药品),6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种处于体外实验阶段,7种并未被纳入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究。
3、“特效药”涉及的机构性质分为五类:综合性研究机构、医院、制药企业、个人研究团队和事业单位,机构属地多为中国。
01
哪些被传为特效药?
我们共整理出22种网传对新冠肺炎具有特殊疗效的成分,其中包括生活中6种常见的食品,如豆浆(大豆水提取物)、茶水、醋、大蒜水、绿茶、金银花;1种常用物品,如风油精;8种常见药品,如双黄连口服液、清肺排毒汤、维生素C、板蓝根、连花清瘟、防风通圣、藿香正气口服液、疏风解毒;5种药物成分,如瑞德西韦、磷酸氯喹、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托珠单抗;以及被推广使用的临床经验方“肺炎1号方”和康复病人血浆。
02部分报道标题夸大效果、歪曲文意、容易引起误解
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特效药”是被一直期盼出现的。然而,相关的报道中则有部分报道的标题夸大了治疗效果,甚至歪曲了文章内容,引起了读者歧义。
标题中夸大药物效果。一些报道中使用了“福音!”“新冠肺炎克星”、“显神威”、“狙击手”等形容词。如在报道瑞德西韦时,就有文章标题称《福音!新冠肺炎“克星”瑞德西韦临床使用,6日治疗首批重症患者》。
标题中歪曲文意。许多文章以某药物“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药物”为题,然而实际上这一药物只是在发生某一具体症状时被推荐使用,而并不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治。
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就曾以《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制剂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中成药》为题被报道,然而它仅仅是在患者的医学观察期出现乏力伴肠胃不适时被推荐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的报道中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图源网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标题容易引起读者误解。许多报道看似没有夸张的形容词,但是在标题中常常避开研究阶段不谈,而直接将研究结果写上去,导致但看标题就会对一些仅进行过体外试验的东西产生误解。
如《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南大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绿茶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就是直接避开了研究阶段,将只进行过体外试验的成分报道出来。
22种网传特效药中,有15种是生活中常见、常听到的名词。但是实际上,在研究中很可能是其中的成分而不是它本身有作用,它的药物治疗方式与生活中的用法也是不同的,而报道中却很少区分它们的概念区别。
如《医院彭志勇团队:维C或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正在临床试验中》一文中提到了维生素C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它采用的剂量是24g,每位患者一天用两次,每次12g,持续7天。对于危重病人采用静脉注射维C,轻症病人是口服。而普通健康成年人维C的每日推荐用量是mg每天,这相当于在治疗时病人要每次吃片维生素C。因此对普通人来说,用维生素C进行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或治疗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03
多数网传特效药处于体外实验或并未经过实验
一种新药在投入临床治疗之前,需经过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研究者确认药物在体外有抑制病毒作用后,再向药监部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请。经过三期临床试验,研究者需要再次向药监部门提请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投入临床治疗。通过体外实验的药物,并不一定在临床试验中见效。而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又存在显著区别,临床试验具有高风险性,真正能通过临床试验、投入治疗的药物,仅是少数。即便是已经上市的“老药”,用于治疗新病毒时,也需要重新进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
在22种“特效药”中,清肺排毒汤、“肺炎一号方”、康复病人血浆等3种已经投入了临床治疗(被推荐临床使用),托珠单抗、瑞德西韦、磷酸氯喹等5种药物和大豆水提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茶水、阿比多尔、达芦那韦、连花清瘟、绿茶、金银花等6种“特效药”只进行了体外实验,尚未投入临床试验。风油精、醋、板蓝根等则为谣传,没有任何实验证明。
04
“特效药”机构属地以中国为主,机构性质涉及五类
在特效药报道涉及的机构中,除了研究“瑞德西韦”的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其余均为中国湖北、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机构与团队。目前报道中“特效药”涉及的研究机构共13余家,其中依照机构性质可以主要分五类:综合性研究机构、医院、制药企业、个人研究团队和事业单位。
1.研究机构类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医院类
医院类包括:医院、医院、中国科学医院以及报道中医院。其中特效医院,医院。
3.企业类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中国生物和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个人研究团队类
个人研究团队分别为李兰娟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团队、医院医生彭志勇团队、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
5.事业单位
涉及事业单位有1家: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前尚无特效药
药物研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验。而病毒疾病总体来说没有特效药,“大部分病毒疾病都需要对症支持治疗,只有少数的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疾病。”因此,网传特效药并无奇效,不必过分迷信。
参考资料:
1、《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