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
医院院长戎利民
“病*在进化,人与科技也在发展,形成了与之较量的力量。”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在与新冠病*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既要充分发挥*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也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专业队伍重要作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而医院作为最重要的前沿阵地,更要从临床到科研谋求制胜之招。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医院作为研究医院,一直非常重视科研攻关工作,综合多学科力量,多线协作,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为战疫胜利提供强大的“武器”。《南方》杂志记者就此专访医院院长戎利民教授,就抗击疫情的科技“亮剑”进行探讨。
医院院长戎利民。
病*在进化,人与科技也在发展
《南方》杂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作为医学方面的专家,您对这句话如何认识?
戎利民:医院处在跟疾病斗争的前线,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感受最明显。与17年前非典暴发时相比,现在的医疗科技已经获得很大进步,医学链条有了全方位提升。在诊断上,非典的诊断在明确病原之前,主要靠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肺部CT来确定,这样的模式或会导致部分漏诊;而新冠肺炎在初期就实现了病原学诊断,有核酸检测、依据抗原和抗体的诊断等多种方法,诊断时间从起初的5天缩短到24个小时、直至15分钟。诊断方式的“进化”,有利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尽快筛查,以达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这对于烈性传染病的控制尤为关键。在治疗上,针对新冠肺炎,科研人员可借助生物信息学进行药物筛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进行实验;对于重症患者,还可用ECMO人工肺等设备进行救治。在流行病史筛查上,可运用大数据筛查可疑病例,如中山三院推出的“云上三院”在线服务平台,“新冠肺炎自测”版块在疫情初期就迅速从全国20万线上就诊患者中筛查出7.8%的可疑病例,再引导此部分人群及时就诊,对于防止疫情的早期扩散起到关键作用。
毋庸置疑,此次新冠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均高于非典。但病*在进化,人与科技也在发展,形成了与之较量的力量。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南方》杂志: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科研工作者在抗疫这场总体战中应该如何作为、如何发力?
戎利民: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相当的科研基础。疫情当前,正是科研工作者锐意创新、担当作为之时。医疗阵线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连接着最基层的群众,在承担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重任的同时,也可直接掌握“真实大数据”;另一方面连接着科研前沿,基于一手的经验和数据,医务工作者可以进行科学研讨和分析,从而为临床救治、药物应用和疫苗研发寻求攻关破题。科研工作者应该立足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攻坚克难中一步步推进科技发展。
中山三院大本营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为湖北前线的医疗队提供支持。
“硬核”科技提升战斗力
《南方》杂志:此次战疫中,在科研抗疫方面,中山三院有哪些“硬核”突破?
戎利民:疫情发生以来,中山三院迅速成立抗击疫情领导小组,注重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及时凝练出有助于疫情防治的科研方向,通过多学科协作,对病例检测、临床治疗方面开展了全链条的科技攻关。
在病例检测方面,中山三院高志良、彭亮教授团队检测了9位确诊患者的尿液、血液、肛拭子、咽拭子,均可发现病*,这是首次在患者的泌尿系统中检测出病*;医院的李刚教授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咽拭子阴性的病例存在肛拭子阳性的现象,因而将医院出院标准,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国家诊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粪口传播也因此得到重视。
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林炳亮教授团队提出构建冠状病*假病*用于筛选抗病*蛋白酶抑制剂;尉秀清教授团队提出在新型冠状病*肺炎适宜患者中试用甘草甜素;张琪和郑颂国教授团队分别提出基于干细胞和iTreg的细胞治疗方案。
中山医院医疗队工作中。
在快速检测方面,武汉等地区在疫情初期一度出现“确诊难”的情况,造成医疗挤兑。中山三院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率先研发出一款抗体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属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的两个抗体试剂盒之一,此试剂盒可同时检测IgG和IgM抗体,实现快速检测的同时也适用于家庭自行检测。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也已获得欧盟认证,可销售到欧洲国家,目前正在国内接受临床性能验证。这些成果为我国和国际抗疫工作贡献了中山三院科技智慧。
在疫期心理保障方面,非典经验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民众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应对不及时可导致一系列负面事件发生。为此,中山三院“云上三院”掌上智能医疗平台,立即研发应对疫情的“新武器”,实现了疫期精神心理诊疗的闭环服务。
《南方》杂志:科研工作者如何响应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戎利民: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医疗一线,经过分析、提炼、验证后,再第一时间共享并服务于一线的抗疫工作,形成正向的闭环。论文仅是迅速实现知识共享的手段,并非科研的目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共享、并用于治病救人,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医院对此都站在同一战队,2月28日,在广东省*府新闻办举行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医院江山平教授提出了磷酸氯喹的治疗方案,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整个中山大学系统一直致力于疫情的科研攻关,医疗界也在保持充分的沟通和共同学习。
应急机制应常态化
中山三院很早就开始全院感控训练,图为演练中模拟转运患者(图中患者为人体模型)。
《南方》杂志:抗击非典给我们留下了经验总结,面对新冠病*,我们一开始处于“准备不足”的境况。经此一役,在科研和制度管理上,可以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和经验?如何将科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形成制度?
戎利民:科学的研究对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为重要。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我国曾付出不小代价,而业界一度认为,如此烈性的传染病不会重复发生,不少关于非典的研究也因各种原因中断。所以,当烈性传染病卷土重来,许多准备仍显不足。经此一役,科研界应充分吸取教训,开展对冠状病*持续、深入的研究,以推动对潜在“敌人”的深入了解,并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
科学的制度是另一个制胜的关键。医疗系统应当继续充分发挥传染病直报系统作用。广东省新冠肺炎医院拉响,为战疫争取了宝贵时间,这是广东在非典后建立的直报系统成熟、通畅的最好验证。另一方面,医院的院感控制和应急储备也应常态化。中山三院经过非典后,就已把防控物资储备纳入长效机制,每年开展感染控制活动周进行实操演练,并把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分流的传统保留至今。疫情警报拉响后,医院提早布局,1月份就开展全员全方位的感控培训,让医务人员“武装到牙齿”,医院能够从容、成功应对省内省外多线作战并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应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
《南方》杂志: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广东的科研尤其是医学科研为抗疫贡献了怎样的“广东力量”?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戎利民:广东有很好的科研氛围和积极的科研*策,为科技抗疫提供了绝佳土壤。来自广东的钟南山院士实事求是、追求真理,钟南山团队针对临床多名患者构建的数据模型,为目前国际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广东曾经是抗击非典的主战场,在感染控制和危重症救治上有丰富的经验。
此外,广东历来重视科研并具备相当的科研实力。面对疫情,科研和医疗机构在试剂盒检测、药物攻关、疫苗研发方面积极突破,信息化技术发展成熟,“云上诊疗”“远程会诊”不断进步。
然而短板也依然存在,客观条件仍然存在制约。医院和科技机构缺少P3实验室。中山三院一位教授想要针对新冠肺炎开展病*学研究,却苦于没有符合相应条件的实验室;省内研发疫苗的攻*实验也只能在省外实验室操作。补齐短板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中山三院将在生物安全的框架下,推动高级别实验室建设,助力科研跨越式发展。
本文责编丨李焱鑫
统筹丨曹建民
编辑丨莫群李卓华
校对丨潘经春
来源丨《南方》杂志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