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家公司62亿跨界押注磷酸铁锂,关注函来
TUhjnbcbe - 2023/4/8 9:51:00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胡安墉


  新能源赛道再度迎来“搅局者”,惠云钛业拟62亿投资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项目,但行业产能过剩趋势逐渐显现。


  6月21日盘后,惠云钛业收
  受利好消息影响,6月21日,惠云钛业强势拉升,开盘即20cm涨停,最终收涨15.72%,报13.25元/股,总市值53亿元。


  货币资金仅为3.34亿元


  6月20日晚间,惠云钛业公告称,公司与云浮市云安区*府、云硫矿业签订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建设亿元投资规模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并在生产研发、重大项目建设、市场推广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惠云钛业将牵头投资约62亿元,含以自筹、基金、并购贷款、与其他合作方合资等方式的投资,重点投资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及配套投资上下游产业的项目;云硫矿业投资约20亿元,主要投资2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相关项目。而截至一季度末,惠云钛业账面货币资金为3.34亿元。


  惠云钛业表示,前述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对公司持续完善自身产业链布局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同时,惠云钛业提示风险称,本次各方签订的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为意向性的框架协议,具体合作事项需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确定后另行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协议的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及实际执行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暂时无法预计本次战略合作协议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惠云钛业成立于年,年9月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坐落在“中国硫都”广东省云浮市,主要从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公司还配备硫酸生产线,其主要产品为硫酸、蒸汽和铁精矿。


  钛白粉企业跨界入局磷酸铁具备天然优势。从产业链来看,钛白粉处在磷酸铁的上游,钛白副产品经处理后可制备高附加值的磷酸铁材料,进一步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产能过剩风险加剧


  磷酸铁锂的发展劲头正盛。继年装机量实现对三元电池的反超后,碳酸铁锂在年依旧保持领先态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年1-5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83.1GWh,累计同比增长.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9GWh,占总装车量58.9%,累计同比增长.1%;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4GWh,占总装车量40.9%,累计同比增长40.5%。


  受供需错配推动,磷酸铁锂的价格水涨船高。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磷酸铁锂参考价为15.5万元/吨,较去年年初涨幅已逾%。


  值此背景下,钛白粉企业“抢滩”磷酸铁锂市场蔚然成风。


  5月29日晚间,金浦钛业发布公告称,拟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金额为12.8亿元。


  4月13日,钛白粉“一哥”龙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正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布局磷酸铁锂、石墨负极材料及磷酸铁等新领域。龙佰集团计划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等项目。


  此外,诸如安纳达、中核钛白等钛白粉巨头也押注碳酸铁锂领域。安纳达曾对外宣布,公司在行业内率先以钛白粉废副硫酸亚铁和湿法磷酸为原料,实现废副资源高质化应用。


  不过,日渐拥挤的赛道正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各厂商宣布的磷酸铁锂扩产规模加上现有产能已超万吨。相较之下,年国内酸铁锂出货量为47万吨。仅今年1-3月,国内涉及磷酸铁锂材料的项目投资就有9项,规划产能万吨。


  另据高工锂电据不完全统计,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超过万吨,叠加年的规划项目,合计规划产能超过万吨,远超年市场需求。年国内磷酸铁锂产能接近97万吨,加上今年新增产能释放,预计年底将达到万吨,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已经迫近。


  惠云钛业将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风险?如何与钛白粉巨头在新能源领域同台竞争?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致函惠云钛业董秘办,截至发稿,未获进一步回复。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此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判断,“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磷酸铁锂电池会是市场的主流,但再往后就不太清楚了。因为现在还有其他的技术路线,比如特斯拉的无极耳电池,固态电池等都在发展。单一一种电池技术的生命周期并不是很长。”


  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惠云钛业一季报显示,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1亿元,同比增长28.61%,归母净利润.39万元,同比减少34.8%。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在于成本激增,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16个百分点,远大于营收增幅。


  即便是行业第一梯队,成本端承压依旧明显。一季度,龙佰集团实现营收60.68亿元,同比增加30.63%,净利润10.64亿元,仅微增0.03%。报告内,公司营业成本为39.55亿元,较上年增长33.38个百分点,大于营收增幅。


  另外,中核钛白一季度净利仅同比增长4.61%,达到3亿元,29.06%的成本增幅高于20.52%的营收增幅。


  为传导成本压力,3月份,市场经历了钛白粉头部企业的密集涨价。3月9日,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先后公告称,即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0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美元/吨。安纳达、惠云钛业、金浦钛业紧随其后,次日相继宣布提价,幅度与龙佰集团一致。


  5月12日晚间,龙佰集团再度发出涨价函,公司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上调元/吨,R-、LR-、LR-型号硫酸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上调元/吨。


  但涨价不是绝对的良药。龙佰集团董秘办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去年一季度开始,钛精矿等原料价格就一直在涨,而今年又叠加了俄乌冲突因素,通货膨胀严重。但不能完全通过产品提价来抵消成本,传导压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下游需求端能不能消化掉涨价幅度。公司也在促使产业基地对标,削减不必要的支出,以此降低成本。”


  实际上,较早切入新能源赛道的钛白粉厂商已经享受到红利。安纳达交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60.55%,净利润.72万元,同比增长85.21%。


  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指出,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锂电池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对锂电池材料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子公司新建磷酸铁装置产能释放,毛利率上升,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年,安纳达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扩建工程按期建成投产。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家公司62亿跨界押注磷酸铁锂,关注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