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腰痛难耐时,医院做检查。于是一通跑,查完腰椎查颈椎,内科跑完跑外科,好不容易排队做完各种检查,却被医生告知未见明显异常,医院做理疗告终。
另有自力更生者会买个理疗仪随身携带,痛了按一按,以获得“新生”。
或许长短腿
才是腰痛的“罪魁祸首”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的腰椎病,也可能是腰部肌肉劳损,还可能是脏器病变,甚至是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
但如果以上问题都正常,而自己步态又出现问题,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短腿了。
数据显示,约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不等长情况,但是差异非常的轻微,一般不超过4mm,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当双下肢差距大于4mm时,外观虽然没有变化,但是人体生物力学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当双下肢长度差距大于1cm时,我们已经可以在外观、行走上看出异常了。
长短腿是下肢最普遍的异常现象。腿一长一短,自然会使步态出现异常,长此以往便会造成脊柱侧弯,进而引发各种慢性疼痛,下腰痛、坐骨神经痛、足底筋膜炎等。
长短腿的分类
结构性和功能性
☉「结构性长短腿」
下肢骨骼的长度不一致,一种情况是天生的骨骼长度不一样。或由于足部、胫骨、股骨或骨盆曾经出现车祸或骨折,癒合之后,患侧的长度减少。
另外,比如神经受损导致肌肉张力不协调,或感染性疾病(小儿麻痺)也会造成“长短腿”。
☉「功能性长短腿」
功能性长短腿比结构性的长短腿,更普遍、更常见。
由于下肢关节的异位或是下肢肌肉链的长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常见原因有踝关节和足部过度旋前或旋后、骨盆倾斜、肌肉不平衡、骶髂关节错位等。比如一个足弓高一个足弓低,骶髂关节的旋前和旋后,下肢体侧链的长度不一,都会造成功能性长短腿。
如何判断长短腿
属于功能性还是结构性?☉方法一1、测量髂前上棘到肚脐之间的距离
☆如果两边距离不一样,则说明骨盆存在旋转。
2、测量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
☆如果相同:双侧下肢长度相同
☆如果不相同:功能性长短腿
3、测量肚脐到内踝的距离
☆如果不等长:则说明这种长短腿是功能性的,是某部位存在功能紊乱导致的。
☉方法二
仰卧位,触诊内踝位置
从仰卧位到长坐位测试并观察内踝的位置
如果两内踝水平,可能无长短腿;
如果两内踝相对长度不变,存在真性长短腿。
如果短变长,骨盆后倾错位;
长变短,骨盆前倾错位。
腿时长时短
又是什么情况?
为何有时站着会觉得左腿长,躺下后左腿却短了呢?这可能跟臀中肌无力有关:
☉站立负重位时
如果左侧臀中肌较弱→骨盆下降到右侧(左高)、偏离或横向左移→左腿长
☉仰卧位时
如果左侧臀中肌较弱→左侧髂嵴变高→左侧腰方肌变短→左腿短
当站立时,弱的肌肉会表现出来,当躺下时,较短的肌肉会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