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题0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山东卷 [复制链接]

1#

年高考化学山东卷第3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C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设若X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则X可能为Be或O,若X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则均不满足题意,Z与X能形成Z2X2的淡黄色化合物,该淡黄色固体为Na2O2,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Y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为F元素,W为Cl元素,据此分析。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A错误;

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O2的氧化性最弱,故简单离子的还原性O2->Cl->F-,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C正确;

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后F原子束缚H原子的能力强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不容易发生电离,故HCl的酸性强于HF,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新的命题特点是个别选项涉及选修三的内容。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空间很大,知识面很广,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关系,结合原子结构图式进行分析判断和简单计算,对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考查是重点,注意规律和结论的应用。其次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综合应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另外高考对化学键的考查主要是围绕电子式正误判断、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和性质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题目基础性强,一般不独立命题。通常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和基础填空。展望年高考仍然以短周期元素原子或离子结构特征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背景,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常见物质的相关性质;或者以“残缺的”元素周期表或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为切入点,考查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结合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原理等基础知识,采用框图或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综合运用。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准确判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角度去判断,例如制冷剂、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等,然后再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解答,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学习中要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掌握“位—构—性”的转化应用

(1)性质与位置的互推

①根据元素的性质可以推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同周期主族元素A、B、C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可知A、B、C在同周期中按C、B、A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

②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断元素的性质,如A、B、C三元素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往下排列,则A、B、C的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或还原性依次增强。

(2)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①若某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该元素容易失电子;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该元素容易得电子。

②若某主族元素容易得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若该元素容易失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3)结构与位置的互推

由原子序数确定主族元素位置方法: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①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七周期ⅡA族;

②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ⅢA族~Ⅶ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六周期ⅥA族。

1.(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五次模拟)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Z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W

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X是Li;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O元素;Y、Z同主族,Z是S元素;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Cl元素。

A.锂的密度小于煤油,锂单质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Cl>S,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H2O,故B错误;

C.SO2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为弱酸,故C错误;

D.S2Cl2结构式为Cl-S-S-Cl,S形成2个共价键、Cl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8,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D正确;

选D。

2.(山东省济宁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为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基态Z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D均含有10个电子且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W

B.若C中混有E可用水洗方法除去

C.每个D分子周围可以形成4个氢键

D.B与D反应生成Z2时,D作还原剂

D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基态Z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Z可能为C或O,结合转化关系图,Z形成Z2单质,则Z为O;A、D均含有10个电子且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且B与D反应产生氧气,则D为H2O,B为Na2O2;A与氧气产生C,C与氧气产生E,E又能与水反应产生C,符合条件的物质为A为NH3、C为NO,E为NO2,则X、Y、Z、W分别为:H、N、O、Na,据此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X、Y、Z、W分别为:H、N、O、Na,A、B、C、D、E分别为NH3、Na2O2、NO、H2O、NO2,据此分析;

A.核外电子排不相同,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Y、Z、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O2-、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YZW,则离子半径为N3-O2-Na+,故A正确;

B.CNO中混有ENO2,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产生NO,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可用水除去,NO中混有的NO2,故B正确;

C.每个H2O分子中的氧原子可以与其他两个H2O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每个H2O中的氢原子可以与另一个H2O分子中的氧形成氢键,一次每个H2O周围可以形成4个氢键,故C正确;

D.Na2O2与H2O反应产生O2,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水没有化合价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3.(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3月实验班联考)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X与Y相邻,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化合物Y2Q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普遍用在卫星和导弹的姿态控制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Z的单质均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B.Q、Y和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Q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ZXY溶液常用于Fe3+的检验

B

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则Z为S元素,化合物Y2Q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普遍用在卫星和导弹的姿态控制上,则该化合物为N2H4,Y为N元素,Q为H元素,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则W为K元素,X与Y相邻,则X为C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由以上分析知,Q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S元素,W为K元素,

A.X为C元素,Z为S元素,C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S元素的的单质有单斜硫和斜方硫等,则C和S的单质均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

B.Q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S元素,Q、Y和Z三种元素还可以形成铵盐,如(NH4)2S、NH4HS,均属于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

C.Q为H元素,W为K元素,Q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KH,溶于水发生反应KH+H2O=KOH+H2↑,则生成KOH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

D.WZXY为KSCN,KSCN溶液常用于Fe3+的检验,D项正确;

答案选B。

4.(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网考)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化合物XZ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X、Z的单质分别直接与Y的单质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C

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H2SO4,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H2SO4,则应为SO2,可知乙为O2,L为H2O,乙是常见的气体,且与浓硫酸和甲反应生成,可知甲为C,M为CO2,则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由题意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

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C>O>H,即W<Y<X,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碳酸的酸性小于硫酸,可知非金属性为O>S>C,即Y>Z>X,故B错误;

C.X为C元素,Z为S元素,化合物XZ2为CS2,电子式为,其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X为C元素,Z为S元素,Y为O元素,C与氧气反应可生成CO和CO2,S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O2,故D错误;

答案选C。

二硫化碳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电子式相似。

5.(山东省青岛市莱西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

C.Y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

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A燃烧可生成C,由转化关系可知A应为CH4,丙为O2,B为CO2,C为H2O,B、C都可与乙在高温下反应,乙应为C,则D为CO,甲为H2,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A为CH4,丙为O2,B为CO2,C为H2O,乙为C,D为CO,甲为H2。

A.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YZX,A错误;

B.X为H元素,Y为C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如CH4只含极性键,C2H6、C2H4等既含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B错误;

C.Y为C元素,C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金刚石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而石墨则质地软,C错误;

D.A是CH4,C是H2O,元素的非金属性O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反应进行分析解答,注意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6.(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模拟)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Q分别是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丙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乙相同;丁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Z

B.戊的沸点低于乙

C.丙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D.乙可与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D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Q分别是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则乙为NH3;丙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乙相同,则丙为N2H4;M、N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NH3,则M为H、N为N元素;丁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则丁为Al2O3;己加热生成Al2O3,则己为Al(OH)3;Q与P反应生成丁Al2O3,则Q、P为Al和O2,若Q为O2,则甲为NO,NO与戊不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则Q为Al,甲为AlN,戊为H2O。

根据分析可知:W为H,X为N,Y为O,Z为Al;甲为AlN,乙为NH3,丙为N2H4,丁为Al2O3,戊为H2O,己为Al(OH)3。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H<O<N<Al,故A错误;

B.水在常温下为液态,氨气为气体,则水的沸点较高,故B错误;

C.N2H4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错误;

D.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NH3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7.(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X、Y、Z、W,若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用n表示,则有:n(M)+n(W)=n(X)+n(Z),2n(X)=n(Z)。含0.9%YW化合物的水溶液称为生理盐水,X、Y、Z三元素组成两种化合物A、B的性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非金属性X>Z,所以简单氢化物沸点X>Z

B.MX2与ZX2是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

C.Y分别与X、Z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均因水解显碱性

D.ZX2、WX2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B

含0.9%YW化合物的水溶液称为生理盐水,则Y为Na元素、W为Cl元素,X、Y、Z三元素组成两种化合物A、B的性质如图,由图可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为SO2,则A为Na2SO3,加入HCl,反应生成SO2,加入ClO2,生成B为Na2SO4,加入H2O2,生成B为Na2SO4,根据2n(X)=n(Z),X为O元素、Z为S元素,再根据n(M)+n(W)=n(X)+n(Z),M为N元素。

A.X为O元素、Z为S元素,因为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硫化氢分子是不存在氢键,所以简单氢化物沸点:H2O>H2S,A错误;

B.X为O元素,M为N元素,Z为S元素,MX2为NO2、ZX2为SO2,氮氧化物和SO2是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B正确;

C.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此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显碱性,如Na2SO4水溶液显中性,C错误;

D.ZX2为SO2,WX2为ClO2,均能使红色布条褪色,但褪色原理不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漂白原理:

①氧化还原反应:这类漂白剂一般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比如氯气、漂白粉、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

②化合反应:这类型的是二氧化硫,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二氧化硫的漂白效果是不稳定的,暂时的;

③物理吸附作用:一些多孔状的物质,比如活性炭,硅藻土等都具有比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色素。

8.(山东省六地市部分学校届高三下学期3月2日线上考试)前四周期元素X、Y、Z、W、T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位于同一周期,X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Y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小,二元化合物E中元素Y和W的质量比为23:16;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元素Z形成的离子半径最小;T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C.W和T的单质混合加热可得化合物T2W

D.W的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溶于水可得强酸

C

X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该氢化物为甲烷,即X为C,Y、Z、W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即Y、Z、W位于第三周期,Y的电负性最小,推出Y为Na,二元化合物E中元素Y和W的质量比为23:16,推出该二元化合物为Na2S,即W为S,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元素Z形成的离子半径最小,即Z为Al,T元素的价电子3ds1,推出T元素为Cu,据此分析;

X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该氢化物为甲烷,即X为C,Y、Z、W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即Y、Z、W位于第三周期,Y的电负性最小,推出Y为Na,二元化合物E中元素Y和W的质量比为23:16,推出该二元化合物为Na2S,即W为S,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元素Z形成的离子半径最小,即Z为Al,T元素的价电子3ds1,推出T元素为Cu,

A.Y、Z、W简单离子分别是Na+、Al3+、S2-,因此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S2-)r(Na+)r(Al3+),故A错误;

B.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2CO3、Al(OH)3、H2SO4,硫酸酸性最强,氢氧化铝为两性,因此酸性强弱顺序是H2SO4H2CO3Al(OH)3,故B错误;

C.Cu与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因为S的氧化性较弱,因此将Cu氧化成较高价态,得到产物是Cu2S,反应:2Cu+SCu2S,故C正确;

D.S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为中强酸,故D错误;

答案:C。

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认为S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SO3,SO3溶于水后生成H2SO4,学生:C与O2反应,如果氧气不足,则生成CO,氧气过量,则生成CO2,S和C不太一样,S与氧气反应,无论氧气过量与否,生成的都是SO2,SO2转化成SO3,需要催化剂、高温条件。

9.(山东省实验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打靶模拟)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的离子半径:X>Y>R>M

B.简单氢化物沸点:M>Y>R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D.M、R、X、Y、Z的价电子数都分别等于它们的族序数

D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能级和3d能级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Z为Cr。

A.电子层数越多的离子半径越大,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X、Y、R、M的离子半径大小为X>Y>M>R,A错误;

B.M、Y、R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水、氢化钠、氯化氢,沸点大小为:NaH>H2O>HCl,B错误;

C.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弱只能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C错误;

D.M价电子数为6,位于第ⅥA族,R价电子数为1,位于第ⅠA族,X价电子数为6,位于第ⅥA族,Y价电子数为7,位于第ⅦA族,Z价电子数为6,位于第ⅥB族,D正确;

故选D。

10.(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检测)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列转化关系中,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其中A为d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乙为液体,丁物质常用于消毒、漂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c>b

B.丙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

C.b、c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为1:2

D.a、b、d形成的化合物中,d的杂化方式是sp3

A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乙为液体,应该为H2O,则a为H元素,A为d元素组成的单质,且与丙反应生成水和常用于消毒、漂白的丁,则丙应为碱,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Na2O,丙为NaOH,A为Cl2,生成丁、戊为NaCl,NaClO,可知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Cl元素,甲为Na2O、乙为H2O、丙为NaOH、丁为NaClO、戊为NaCl;

A.b、c对应的离子为O2-和Na+,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即b>c,故A错误;

B.丙为NaOH,由Na+和OH-组成,则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b为O元素、c为Na元素,两者组成的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C正确;

D.a、b、d形成的化合物中,若为NaClO,Cl原子的价电子对为1+=4,则Cl的杂化方式是sp3;若为NaClO2,Cl原子的价电子对为2+=4,则Cl的杂化方式是sp3;同理若为NaClO3或NaClO4,Cl原子杂化方式仍为sp3,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1.(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X2Y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C.简单离子半径:Z>Y>W>X

D.这四种元素中,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D

由图像和题给信息可知,浓度均为0.01mol.L-l的溶液,W、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都小于7,W、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说明W、Y、Z都是非金属元素,W、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为一元强酸,根据原子序数Z>W,Z是N,W是Cl;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为硫酸,Y是S,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1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X是Na,可以判断出W、X、Y、Z分别为N、Na、S、Cl,由此回答。

A.化合物X2Y2为Na2S2,为离子化合物,硫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S22-和Na+之间是离子键,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氮的电负性大于硫,非金属性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半径越小,N3-、Na+、S2-、Cl-的半径大小为S2->Cl->N3->Na+,即Y>Z>W>X,C错误;

D.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四种元素中Na最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D正确;

答案选D。

从图表中得出W、Y、Z都是非金属元素,X是金属元素,具体的pH值可以得出W、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为一元强酸,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为硫酸,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正确推断出元素。

12.(滕州一中届高三4月份线上化学模拟试题)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

D.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A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Y元素是Al,甲是硝酸或硫酸。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因此丙是二氧化硫,则甲是硫酸,丁是水,乙是硫酸铝。二氧化硫与戊反应生成硫酸,则戊具有氧化性,应该是双氧水,据此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H、O、Al、S。则

A.丁和戊分别是H2O和H2O2,因此其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A正确;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是O>S,则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C错误;

D.铝离子与硫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D错误。

答案选A。

13.(山东省泰安届三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不同周期,Y与W位于同一主族,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它们的内层电子总数之和,W在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X同主族的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所占轨道呈球形

B.Y、Z、W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C.仅由Z、W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W位于同一主族,W在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则Y为F元素,W为Cl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为H元素,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它们的内层电子总数之和,则Z为P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由以上分析知,X为H元素,Y为F元素,Z为P元素,W为Cl元素,

A.与H同主族的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所占的轨道为s轨道,呈球形,故A正确;

B.F、P、Cl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故B正确;

C.仅由P、Cl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PCl3、PCl5等,不止一种,故C正确;

D.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磷酸,属于中强酸,不是强酸,故D错误;

故选D。

14.(山东省枣庄三中、高密一中、莱西一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联考)有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d、e、f、g、h,其中x、y、d、f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z、e、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的pH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

A.d、e、f、g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d离子

B.d与e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x、y、z、d、e、f、g、h的单质中,f的熔点最高

D.x与y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D

x、y、z、d、e、f、g、h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以知道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f是Al元素,z、e、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e的pH为12,为一元强碱,则e是Na元素,z、h的pH均为2,为一元强酸,则z为N元素、h为Cl元素,g的pH小于2,则g的为二元强酸,故g为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A.d、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Al3+、S2-,O2-、Na+、Al3+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AlNaO,则离子半径O2-Na+Al3+,而S2-的电子层数最多,半径最大,故半径最大的是g离子,A选项错误;

B.d与e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Na2O,也可以是Na2O2,Na2O2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B选项错误;

C.x、y、z、d、e、f、g、h的单质分别为:H2、C、N2、O2、Na、Al、S、Cl2,C单质可形成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故单质熔点最高的可能是y,C选项错误;

D.x与y可以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CH2=CH2等存在着非极性键,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此题C选项为易错点,C单质有很多的同素异形体,熔沸点有差异,容易忽略这一关键点,导致误选C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