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告别新手跑者,要知道步幅跑容易出速度,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步幅,是从视觉上来看,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的主要区别之处。

数据上看步幅:

业余选手的步频和专业选手的步频,差距只有12.5%

业余选手普遍在CM左右的步幅和专业选手以上的步幅,差距高达50%以上

业余选手中步幅超过cm的都是偏少数的,相对马拉松多数玩家来讲。以5分配速(全马3:30)计算,每分钟米的距离,米÷步=1.11米/步,米÷步=1.25米。这是当前中国多数马拉松比赛的精英分界线,(上海马拉松是3:25)。

如果有人说大步幅不好,容易受伤,那是因为你跑步在落地的过程中有刹车效应,看这里:

大多数人的理解:步幅就是脚到脚的距离。

(所以想提高步幅,就要使劲往前跨,结果导致刹车效应,运动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受伤。)

另外一种理解方式:

步幅=速度x滞空时间

步幅=速度x(脚相对重心的)每一步的滞空时间

速度:

速度是重心前倾角度决定——尼古拉斯.罗曼诺夫博士的跑姿跑法。

上半身前倾角度,不论配速多少,总是在15度左右。——戴建松教授对王田的数据采集。

换个角度综合一下来理解速度:

重心与支撑腿的脚离地瞬间的支撑点的夹角,决定了速度。

解释:人在离开地面之后只有惯性,没有一个推进的力。这个力,只出现在脚向后送(有人理解为“蹬地”)的过程中,或者说重心向前送的过程中,所以要在这个阶段找到力的支点和受力点,即为支撑脚和人体重心。换种说法:(支撑腿的脚离地瞬间)支撑点——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下图中的红线长度),决定了速度。

图中:黑人的重心与地面的夹角更小,所以速度更快。

换个角度来讲:在脚离开地面之前,重心向前送的越远,速度就越快。(红线的长度)

人的重心位置是在第2骶椎前缘,大概理解为“丹田”位置。

相对重心向前送的越远,脚的钟摆运动,向后“送”的动作就越舒展,脚在离开地面之前向后送的就越远,速度就越快。

看两张下面图的区别:腿长,重心投影点到脚的距离。

脚在离开地面之后,身体做惯性运动,没有加速的过程。

滞空时间:

(相对)滞空时间≈相对重心的提脚高度。

NBA的篮球运动员乔丹的滞空时间可以长达0.93秒,但是这个数据对于跑步没有意义,我们要的是跑步过程中,每一步的脚相对重心的滞空时间。

假设相同步频(步/分钟)情况下,两者每一步的耗费时间都是:60秒÷步=1/3秒

在这1/3秒的时间里,完成了脚的落地过程、过渡,和腾空过程。

后脚离开地面后,这只脚能够达到的高度越高,下降过程经历的时间越长,脚腾空时间就越长,跨越的距离就越大,步幅就越大,对速度的限制就越小。

谁非要拿我的小短腿和姚明的大长腿,比跑步时的离地高度,没有意义。因为我的重心在我身上,他的重心在他身上。

可能会有人问:那岂不是要主动(刻意)提高脚的高度吗?

答案:不需要。

因为脚的提高,这个过程是被动的。重心前倾,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提脚的动作向前跨步支撑,人会摔倒。

但是如果达不到相应的速度,过高的刻意提高脚的高度,是在浪费力气,并且降低了步频,甚至可能会导致刹车效应。

是先有了重心前倾角度,才有了速度,步频和步幅才被动的相应出现的。

步幅和步频是限制速度的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为什么不能刻意蹬地?

答案:——跳,是错误的。

1,跳的发力是向上的,不是向前的,带来的是绝对滞空时间,不是相对重心的滞空时间。降低了步频,导致速度的另外一个限制因素作用明显升高。

2,跳导致身体上升幅度太大,来自地面冲击力大,导致胫骨膜炎、半月板损伤,骶髂关节扭伤,腰椎疾病。

3,导致刹车效应,引起一系列的伤病,髂胫束综合症,半月板伤病,髌腱炎等。

影响步幅的身体因素:

身体的协调能力,肌肉的弹性速度,对关节的支撑包裹能力,关节的灵活性,变成了决定步幅的因素。

所以更多的是需要综合训练,尤其是针对髋关节灵活性和髋关节周边肌肉的肌耐力训练。(其他的训练包括灵活性,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

拉伸:压胯,蛙时压髋,髂胫束拉伸,股后侧肌拉伸。

训练:臀桥,弓箭步下压,速度摆髋,跨栏,螃蟹步等。

(为了防止错误的训练方式,建议参加线下训练活动。)

对于普通选手(区别于专业选手),尤其是为了健康而跑步的选手,不应该仅靠跑步来提升,瓶颈期会来的太早。多进行交叉训练,比如自行车、越野跑、爬楼梯、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球类运动,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一个更健康更优秀的身体素质,才可以更好的跑步。

——自然,放松,靠重力自然而然的以髋关节为重心摆动大腿就好了。

——这不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骨)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