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多国批准使用中国方 [复制链接]

1#

文章选自:科技日报

目前,我国已有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腺病*载体疫苗全球首启二期临床研究;新一轮新冠药物正在攻关中,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均在列……

4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中国药物研发成果怎样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经验和借鉴?随着防范疫情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又有什么新考虑?

中国药物研发成果已为部分国家采纳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前期研究的抗疫药物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如何提供经验和借鉴?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

“中国前期开展的药物研发取得的成果已经被部分国家所采纳,纳入相应的临床救治方案中。“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说,世卫组织以及多个国家也在相继开展氯喹、羟氯喹等药物的临床研究,多国先后批准使用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等中国方案中涉及的药物品种与方案,应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或开展临床研究。

不仅如此,中国研究团队在中国境内开展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临床研究,产出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期刊,以最快速度与全球分享中国临床经验与成果。

孙燕荣说,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中国经验和借鉴,还体现在中国科研团队持续高频次的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据不完全统计,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的国家、地区已超个。主要包括中医药、磷喹、法匹拉韦、托珠单抗,以及恢复期血浆、干细胞等一系列产品以及科研攻关成果,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进展和应用经验都是交流重点。

“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是一个快速形成的研究格局,这样的格局的形成凝聚着全球和全人类的智慧,磷酸氯喹是由德国科学家在80年前发明的,法匹拉韦是由日本科学家在20年前发明的,我们正在推动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可利霉素是由中国科学家在30年前发明的。“孙燕荣称,只有全人类、全球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防控现在全球面临的疫情严峻形势。目前,科研攻关组正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推动发起或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汇聚全球智慧,不断完善中国方案,共同抗击疫情。

科研攻关围绕疫情需要及时调整重点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防范疫情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科研攻关有哪些新进展和考虑?

针对科技日报记者提问,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坦言,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得到巩固,在整个科研攻关工作中根据需要不断调整重点,前期围绕药物筛选、医疗救治、检测技术,围绕疫苗研发包括在溯源、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推动科技支撑疫情防控。

”总体来讲,科技工作在保障疫情防控当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在药物和治疗方案方面,筛选10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案纳入相关诊疗方案来实施,包括中医药的‘三药三方‘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吴远彬说,动物模型的建设为疫苗和药物评价提供了基础。而在检测方面,目前上市超过26个品种的检测试剂产品,这些都为整体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情况,科研攻关又会有哪些新的考虑?吴远彬介绍,针对外防输入,科技攻关组进一步加强与海关口岸等部门的联动,重点推动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研发和已上市的检测技术、产品的运用,将检测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入境感染者,为精准防控输入性疫情提供科技支撑。在内防反弹方面,重点推动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低病*载量感染者的检出率;加速推进高通量检测试剂的研发,提升检测速度和检测能力。

中医药专班如何开展工作

中医药在疫情抗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